谷里,地處南京江寧西南部,山環水繞,綠意延綿,巍巍群山卓然聳峙,綠草芳汀映帶其間,歷史名勝古韻悠然,小鎮新貌意氣風發。在這片生機盎然的土地上,遠古的遺韻與現代的風情交相輝映。
產業發展,文化為先。近年來,谷里立足于“生態宜居小鎮”“香草尋蜜村落”“休閑觀光農業”等美麗鄉村理念,有機融合生態環境和特色文化,實現生態得保護,文化得發展,魅力得彰顯。牛首問禪、鄭和墓冢、南唐二陵、宏覺唐塔等名勝古跡述說著悠久的歷史文化。通過“招才引智”和“騰籠換鳳”,谷里成為了文化旅游、科技興業和生態農業協調發展的最前沿。正是這些優勢,使許多文化企業選擇在谷里這塊熱土上安家落戶,以謀求企業的轉型和生產的大發展。目前,谷里已經集聚了二十多家雕塑藝術機構,不僅有云集東郭教授、錢為教授、李廣玉、劉憲等知名雕塑家的雕塑名家工作室,還有像先登雕塑公司、峰尚雕塑公司、飛藝雕塑公司等一批國內發展較早、業務覆蓋面廣的專業雕塑企業。從谷里走向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一尊尊優秀雕塑作品,便是在這些機構里創作設計、加工制作的。
蓄勢謀遠,敢為人先。一個城市的吸引力不僅在于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和歷史人文底蘊,更在于其容納新事物的姿態,這也許就是如此多的雕塑名匠聚集谷里的原因。近年來,谷里街道不斷加大對文化企業發展的扶持力度。2012年,十八大前夕,時任全國工商聯黨組書記的胡德平部長也被吸引,親臨谷里街道先登雕塑公司東郭藝術工作室觀摩雕塑創作。2013年,谷里街道文聯為積極推動雕塑文化發展,與知名雕塑家、書畫家合作,打造了雕塑和書畫精品藝術館,陳列展出東郭等雕塑家的數十件雕塑作品,和眾多書畫名家的近百件藝術作品,極大地豐富了谷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眾所周知,南京作為國內最早的城市雕塑產業基地,一直以“雕塑名都”名聞遐邇。但由于雕塑企業的‘小農經濟’模式,南京雕塑產業長期處于管理無序、各自為政、信息閉塞的狀態。針對這種局面,雕塑協會秘書長郭愛軍提出了聯合地方政府,打造南京雕塑特色小鎮的設想,使得雕塑文化企業看到了走出困局的一線希望。多年來,在南京雕塑協會的持續努力下,雕塑協會秘書處同志多方奔忙,跑江寧、走六合、下溧水,試圖商定一個雕塑家群落的精神家園,艱難尋覓近三年,最終選定江寧谷里街道金牛河濕地畔,作為集中展示南京雕塑文化成果的棲息地。目前,谷里街道著重打造的大塘金薰衣草園、金牛河濕地生態走廊都是展示雕塑文化的理想環境,人文景觀與自然環境相互映襯,彰顯了地方文脈之幽遠。作為具有地標意義的公共藝術——雕塑,不僅能夠向來賓集中展示谷里特有的農耕文化,還能夠塑造谷里的人文性格,這對谷里產業的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雕塑產業的興盛帶動著雕塑衍生品和工藝品等后續產業的發展,將大大提升產業的綜合效益。
據雕塑協會秘書處的同志介紹,谷里集規模性、集聚性,持續性的規劃和推動谷里雕塑特色小鎮的工作正在為提升區域文化品牌和內涵,谷里街道正在整合轄區內雕塑產業資源,精心規劃,著重打造谷里雕塑特色小鎮,同時南京谷里新市鎮雕塑公園也進入籌備階段。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南京雕塑文化產業的別樣繁華就會出現。
2016.11月于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