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雕塑在藝術造型上分類以及雕塑規劃的內容和形式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旅游雕塑造型學藝術范圍已延伸,它是環境公共藝術代名詞,是雕塑學、美術學、設計藝術學、建筑學等學科的邊緣藝術,它主要研究的方向包括建筑藝術造型,自然山水與人工景觀造型、植物造型、橋梁造型、廣告造型、標志造型、公共設施造型、燈光造型、環境雕塑造型等。
① 標志造型,旅游區主題雕塑造型:旅游雕塑規劃也要分總體規劃上進行,主要確定旅游區的主要景觀造型標志或旅游區主題雕塑。城市旅游區標志造型;如法國的埃菲爾鐵塔,中國上海的東方明珠塔,它是一座城市旅游區的文化歷史和城市形象的象征;城市旅游區主題雕塑:如香港的紫金花雕塑,深圳的孺子牛雕塑等,它是城市植物特點和時代精神的象征。城市旅游雕塑在藝術形式上有抽象、意象、具象之分。
② 園林雕塑:園林雕塑實在城市詳細規劃階段中進行,是雕塑家園林設計師相互配合的產物。園林公共設施造型,其規劃的內容適合大眾的審美觀,符合園林規劃特點,與山水自然融于一體,追求意象,突出趣味性內容。或以公園的主題,確定園林雕塑的內容,雕塑以裝飾抽象的形式為主。
③ 居住區雕塑:居住區雕塑以“家園”為主題,以輕松、活潑、愉快為構思線索。雕塑形式不在于龐大,而是以小巧精靈、具有生命力為主。
④ 商業區雕塑:以商業區主要產品為主題,進行藝術夸張、裝飾、變形的藝術處理形式,達到商業區的廣告經濟效力,又能給觀眾以沒的藝術感受。
⑤ 旅游區的休閑雕塑:以夸張變形超人性化理念的思維觀點的設計方法,給人以神秘、奇異、古怪的感覺,人們在繁重的工作之余,進入旅游區,目的是為了放松自己,得到思想上精神上的滿足。設計旅游區的雕塑要懂得游客的心理狀態,以求達到刺激經濟發展的目的。
⑥ 工業區雕塑:工業區的雕塑一般以追求高大、氣勢為目的,以顯示當地經濟繁榮發展。但在雕塑形式上決不能千篇一律,作者應根據當地的工業特色,文化根源,取出某一具體的工業標志或工業產品進行藝術設計,以求達到水平較高的雕塑語言。
從旅游雕塑形式上看,可以分為浮雕、圓雕、動雕三種。⑴浮雕深度有高低之分。浮雕起伏有大有小,視覺有三度空間,不以真實空間構成景深和環境,而利用透視錯覺等造成抽象或寫實的藝術空間效果;⑵圓雕具有高、寬、深、三度空間,是雕塑藝術的主要形式,可分為抽象、寫實、裝飾、意象等。⑶動雕是指活動或運動的雕塑,是相對靜態雕塑而派生出的一門年輕的雕塑表現形式。代表人物有美國的亞歷山大,主要形式由形體與空間不斷轉換,虛實空間交替更換,俗話說是會動的雕塑。